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创新改变生活多媒体与课堂融合教学设计
李秀珍
课程依据标准:
三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课程目标: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教学内容
1.分析教材
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下设两目,分别是第一目“感受创新”、第二目“创新引擎”。 本框主要论述“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知创新到理解创新,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创新不仅是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第一目侧重对创新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创新处处皆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有创新,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体验创新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情感,指明创新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目侧重对创新的理性分析,阐述创新对人类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2.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重 点:创新的重要意义
难 点: 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来理性认识创新的“引擎”作用
学情
分析
青少年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已成为世人普遍的焦点。对于这个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既是创新时代的成果享受者,又是创新时代的重要主体。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已有的创新体验为其参与课本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常有创造的冲动,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积累了许多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成了对创新的感性认识。囿于对创新的浅层次理解,青少年学生往往局限于从科技发明的角度理解创新而较少从文化、制度等角度理解创新,可能会认为创新是个体行为,没有认识到创新对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需要帮助他们形成对创新的全面、理性的认识。
就知识储备而言,通过历史课学习学生对人类发展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通过第一课学习也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关联,认同创新的价值;感受中国创新的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能力目标: 能结合具体的创新行为、创新现象分析创新的价值;能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释创新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知识目标: 了解创新的内涵,知道生活处处有创新;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改革密切联系。
教法
情境创设法 ;自主、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法
利用信息媒介—多媒体电子白板
学法
交流分享法 、自主探究法 和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课堂环节
教学过程
多媒体使用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一、构建电子白板动场
小米“智慧家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创新是灯,照亮前进的路,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活动一、感受创新
呈现材料一:(视频材料)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从而成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材料二、
材料三、
1、这些创新来源于哪里?存在于哪些方面?
2、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创新乐趣,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创新的意义。(小组合作讨论回答)
活动目的:通过青少年创新大赛视频资料、创意图片展示及创新故事的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无处不在,让我们体验别样精彩人生。
活动步骤:阅读资料——探究思考——交流分享。
活动策略:学生体验分享、合作交流等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
活动评价与交流:学生互动,教师升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评价。生成: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无处不在,让我们体验别样精彩人生,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活动二、创新引擎
材料一
材料二
2019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问:结合产业革命的贡献,谈谈创新的重要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分析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机2019年科技发展情况,理解创新的重要作用。
活动步骤:阅读资料——探究思考——交流分享。
活动策略:学生体验分享、合作交流等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
活动评价与交流:学生互动,教师升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评价。生成: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活动三、改革创新
呈现图片,课堂现场连线网络,呈现深圳政府网站思路创新深化改革情况。
(视频资料)
活动目的:通过分析深圳发展情况,网购、单车等资料,理解创新的重要作用。
活动步骤:阅读资料——探究思考——交流分享。
活动策略:学生体验分享、合作交流等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
活动评价与交流:学生互动,教师升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评价。生成: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圳的发展告诉我们,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活动四、收货平台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我明白了——
今后我会——
设计意图:电子白板的使用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意图: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对人体各种感官的冲击和刺激作用,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课堂变成学生精神的丰盛大餐。
学生通过观看与自己生活联系紧密的创新资料,初步感受创新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
白板聚光灯功能展示图片,突出显示问题,便于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白板出示材料,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思维、扩充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元化教学交往。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网络平台登陆资源库自主学习,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培养自己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应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这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板书
教学
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创新展开,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创新的感受容易接受,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容易理解,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最好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例子,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