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第八中学 张静
目标感知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觉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2. 知识目标:懂的服务社会的意义;掌握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了解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及参加公益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3. 能力目标: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重难点感知
重点
1. 懂得服务社会的意义
2. 掌握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
难点
日常生活中将服务社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志愿者活动的图片、视频:6月6日石家庄爱心送考车队服务高考学生,思考:图片和视频的共同点有哪些?导入新课:服务社会
2. 讲授新课
多媒体:本课知识提纲,学生3分钟自学
目标导学一:奉献助我成长
多媒体: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博士的事迹,学生探究:我们被感动的原因,感动之余,请回答:你曾经做过或打算做过一件什么事情给人们带来感动?服务社会有什么意义?
学生探讨得出结论: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设计意图:设计此活动的目的在于用榜样的力量感染、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美化学生心灵,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明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能够做到。
目标导学二:奉献社会我践行
阅读图文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探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标识吗?
教师总结:青年志愿者标识的含义及主题
观看视频:《蓝天救援队,传承勇气与担当》和《坚守岗位 服务社会》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服务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拓展空间: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份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要求从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角度策划)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服务社会不仅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人生价值,而且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自觉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提高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多媒体显示习题及答案